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工作 通知公告 党建工作 行业信息 研究荟萃
重庆筑云科技公司提供BIM方案精彩亮相重庆第四医院科学城院区观摩会
时间:2024-07-01 作者:重庆市筑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叶彩林 来源: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秘书处

打造重庆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标杆

重庆筑云科技公司提供BIM方案精彩亮相重庆第四医院科学城院区观摩会
 

  在5月29日,由中建一局二公司承办的“智能建造 绿色发展”重庆市智能建造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科学院区建设现场举办,建筑企业相关单位共计5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项目由中建一局二公司承建,重庆市筑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核心BIM技术服务商,提供的BIM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展现了其技术实力。本次观摩会旨在推广应用绿色建造和智能建造方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重庆市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项目位于重庆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20.75万平方米,包含门急诊楼、住院楼、医技楼、感染楼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1院3中心”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医疗综合体,其竣工标志着重庆高新区将迎来首座3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

  在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公司深度参与其中,在设计与施工的BIM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利用前期模型和数据确保施工按计划稳步进行。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难点,包括装配率要求高限额设计难,平面组织协调难度大、创优一次成活要求高等。在实践过程中,针对项目诸多重难点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公司提出了多项BIM技术应用技术。

  一、BIM数字化应用展示

  (一)BIM全专业模型搭建。在项目起始初期,前置编制了BIM实施标准,由项目BIM技术负责人编制建模方案及样板,各专业人员通过建模方案及样板,根据统一坐标定位体系,依据本项目模型创建标准,在设计阶段完成搭建建筑、结构、机电等全专业模型且模型精度达LOD400。各专业模型搭建完成后以链接方式进行协同工作,以三维倾斜摄影、航拍正射影响等GIS数据为基础底座整合BIM模型数据,直观展示项目整体情况,用M全专业模型搭建。

  (二)三维设计校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同步进行BIM模型更新及对设计易错点进行碰撞检查,出具BIM问题报告。汇总各专业图纸问题总计358条(其中建筑102条、结构163条、机电各专业93条),在正式出图前进行解决,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

  二、机电管线综合净高优化

  净高优化和管综深化流程坚持1条线原则“设计图纸-设计模型-施工模型-现场实施”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整合机电专业各系统管线进行净高分析,在保证设计规范、满足施工安装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净高条件;各方确认净高满足使用要求,净高分析图作为后期精装修设计吊顶依据。

  三、机电管线深化设计

  整合全专业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净高分析。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管线综合深化,在保证各区域净高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对管线的敷设路径、标高及排布组合进行优化调整,协调各方对机电管线排布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出具满足施工要求的管线综合深化图纸,指导机电施工安装。

  (一)BIM预留预埋。根据管综深化模型,在模型上进行管道预留,输出一次结构预留孔洞图、二次砌体预留孔洞图、管综平剖面等图纸指导现场施工作业。

  (二)BIM精装修专项设计。搭建重要区域的内装模型,整合土建、机电模型,包含吊顶、铺装、隔断家具布置、二次机电及点位、龙骨支撑等,分析复杂区域内装设计的可实施性,确保内装控制面与机电点位的相对关系合理;同时,根据最终的BIM模型可提供三维内装可视化展示。

  (三)BIM幕墙专项设计。根据外立面深化设计图纸,搭建外立面深化模型,分析预埋构件与结构主体的相对关系,出具问题分析报告,提升专项设计质量,统计各类幕墙材料、预埋件的工程量,并导出漫游动画,进行可视化质量样板展示。

  (四)BIM屋面创优设计。门急诊屋面结合设计规范及公司创优标准,提前进行BIM屋面创优设计。通过BIM技术前期将屋面各专业模型进行精细化建模,对屋面排砖深化设计、屋面找坡标高、屋面排水系统、管道设备综合深化等应用,保证方案完整,方便施工。

  (五)4D施工进度模拟。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将各个施工阶段按照施工流水段进行施工推演,直观反映施工状态;同时,通过模拟可以对建筑项目的施工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及时纠偏,制定更加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方案。

  (六)虚拟质量样板。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结合录制的施工动画,讲解施工工序,降低交底难度,提高交底效率。虚拟样板技术交底包含常规线下交底的工艺流程、细部做法、质量通病、验收标准和创优效果等,方便项目利用已有标准成果进行项目管理,使现场交底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七)BIM安全管理。利用三维BIM模型建立标准化安全防护,施工前采用BIM模拟进行安全文明措施布置,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安全文明措施的精准策划。直观快速的识别四口五临边位置和危险源,指导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的部署。

  四、装配式设计应用

  本项目需满足装配率50%,根据《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版)》,分别从主体结构、内隔墙、装修等方面得分。公司通过BIM快速建模,主要对主体结构、内隔墙、楼板进行工作量提取并辅助造价及装配率分析。

  主体结构部分,根据预制空心柱、铝模迅速调整方案,提取工程量,辅助造价分析。考虑铝模造价成本高,实心柱重量过大,故最终选择预制空心柱设计方案。基于BIM模型快速导出预制空心柱平面布置图,提资设计院,经设计院复核后调整模型,构件生产厂家提取加工信息,采用二维码技术辅助加成、运输至现场安装。

  内隔墙部分,在设计阶段,我们对装配式构件进行预拆分,提取内隔墙墙体信息计算装配率,内楼板部分,我们通过BIM模型,提取叠合板、钢筋桁架楼承板工程量,计算水平向装配率得分,通过工程经济分析,选定水平向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占比约为78.2%。墙墙采用ALC条板,占比约82.8%,满足项目装配式设计要求。

  五、土方施工平面组织

  由于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平面交通组织协调难度大,运输通道的设置异常重要。公司通过Fuzor模拟交通分析,不断调整场地运输道路、马道布设位置、场地出入口位置,最终划分南北两个施工区域,2处马道,3个施工出入口,实现车辆有序通行,顺利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土方开挖工作。

  (一)无人机跟踪施工进度。通过倾斜摄影算量与传统算量相比,误差控制在3%,倾斜摄影相对传统算量效率更高,数据更为准确,数据便于整理及保存。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将倾斜摄影模型为航测地形数据,在BIM软件平台中对比前后两次无人机航拍模型数据差,即为前后两次的土方开挖工程量。相比于传统的土方计算,具有效率高,数据准确的特点。

  (二)BIM+AR/MR应用。将BIM模型上传到平AR台,并在平台模型中布置AR定位点二维码,二维码张贴在现场,BIM模型和施工现场高效连接。借助BIM+AR功能,完成砌体实体与BIM模型对照复核,完成现场机电安装和BIM模型的对照复核;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校验复核验收;同时,在AR应用中,点击BIM模型还可以查看构件的面积和体积等信息,对成本管控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放样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由于项目整体为“玉环”型设计,弧形墙体占比较大;同时,二构墙装配率为“83%”,采用材料为装配式ALC条板。传统定位防线方式存在测量难度大,放线效率低,数据精确度欠佳等情况,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公司选择了智能设备结合BIM模型的快速精准放样的工作方案并在过程中进行反复论证。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将二构墙体模型进行深化和拆分,导出IFC格式模型,导入放样机器人平台,通过插件拾取模型放样点;再通过“棱镜”或“无棱镜”模式快速找到放样点,并在现场做好标记。工人依据放样点进行ALC条板的安装。通过三维扫描仪生成三维点云模型,提取各表面模型并与之检测比较,形成检测结果,验收安装质量,以彩色云图及标注偏差值形式测定外观尺寸偏差。

  六、智能建造机器人

  项目积极探索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在住院楼使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和混凝土抹平机器人,并将智能建造与传统建造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智能建造在经济与效率方面皆优胜于传统建造。通过积极推进智能建造机器人的创新实践应用,助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本次观摩会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在本项目中,“新质生产力”实践成效显著。公司将在后续阶段持续发力,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链条智慧化管理,构建1个横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生态系统,打造重庆智慧医疗设施的标杆,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 版权所有渝ICP备14007205号-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支路2号邮编:400015电话:023-63781246传真:023-63854355

http://www.cqsz.org.cnE-mail:szgcxh@163 网站制作: 红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