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早上8时许,在位于重庆巴南区惠民街道附近的惠民互通主线1号桥施工现场,30余名工人分散在4个施工点忙碌着,随着最后1榀箱梁在4.5米自平衡式架桥机的牵引和工作人员指挥下,精准无误地落入预定位置,圆满完成1号桥T梁架设任务,实现左右幅双向贯通,为渝湘复线高速路巴南至彭水段年底实现通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惠民互通立交是承担在建渝湘复线高速路与现有绕城高速路交通转换的大型枢纽式互通立交,是渝湘复线高速路全线重要节点工程,共设置8条匝道,匝道全长3945米;其中主线桥(双幅分离式设计)以及4座匝道桥共6座桥梁上跨绕城高速路,是西南地区跨度最大的钢混组合结构简支梁桥。
主线1号桥是巴南至彭水段的节点工程,是惠民互通立交单幅最长的桥梁。该大桥单幅长度为466米,双幅长度为932米,立角为90度,平均墩高25米,双幅共计T梁28跨。全桥第1跨下穿虎巴线220KV高压线,第6跨上跨210国道,第11跨下穿G匝道桥,净空高度不足6米,施工场地狭窄且且极为恶劣,导致11-14跨无法采用正常架桥机进行架设,施工难度和技术难度均属于“双高”,是惠民互通立交的“卡脖子”节点工程。为此,项目部花重金采用引进特制的高度4.5米的自平衡式矮架桥机并进行设计改进,圆满完成架设任务。
自进入6月以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不断,同时也在近期经历了多轮的雨水洗礼。而高速公路桥梁架设和路面沥青铺设的最佳“黄金施工期”则主要集中7至9月,这段时间相对雨水天气影响较小,但高温天气给施工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巨大“烤”验。
在惠民互通施工现场,工人们自制的遮阳帽、充电小风扇等五花八门的降温设施随处可见。渝湘梁场项目部经理万飞介绍,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和生命健康安全,项目部已给作业班组发放了防暑物资和应急药品,目前项目部在防暑物资上投入已达6万元,主要的物资为藿香正气液、人丹、十滴水等,藿香正气液,按照每名工人每天6支标准配备,现库存足够工人使用2个月左右,后期如果物资用完了我们还会再次采购,必须保证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在施工现场,还为工人们准备了绿豆汤、王老吉、老鹰茶、矿泉水、西瓜等清凉饮料,工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随时领用,总之“管够”。
焊工,夏天总有那么几回被烫伤的记忆。来自四川宜宾的焊工范伟说:“在重庆施工,每年最难熬的就是夏天了,雨天潮湿闷热心里难受,晴天高温嗮得头皮发烫冒汗,干活要不了20分钟,衣服就要被汗水打湿。夏天施工,我们都会穿短袖,主要是通风散热快,但在焊接作业的时候就得格外小心了,一不留神焊花溅到身上就会被烫起泡。”在现场,他戴着安全帽和厚重的面罩,坐在T梁认真进行焊接作业,取下面罩后,额头的汗水犹如一粒粒珍珠掉落在地上。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280公里,由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阳、武隆至道真(重庆段)3个项目组成;其中,巴南至彭水段起于巴南鹿角接天鹿大道,止于彭水县钟家壕,与彭酉高速公路相接,预计2023年年底开通投用,由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在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重庆市高速公路网络,提高区域交通通行能力。
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梁场项目部在积极推进施工生产的同时,以强有力的管控为项目安全、质量保驾护航。在安全管理方面,以强有力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为准,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实行党员干部包保划片网格化管理措施,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通过技术交底、安全培训教育等形式,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紧盯T梁运输、吊装、架设等薄弱环节,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在质量方面,全方位加强各项工序施工精细化管理,在坚持“首件验收、样板引路”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还借助智慧集成数据平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对各工序进行在线监控、自动监测、远程管理和调度指挥,确保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保证各工程质量可控。
为确保年底交付通车的这一总目标,在巨大的进度和安全压力之下,梁场项目部时刻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苦干实干精神,用行动之齿啃下1个个硬骨头。2023年4月28日,惠民互通主线1号桥完成首片T梁架设;7月14日,1号桥首联桥铺完成浇筑;7月25日,1号桥实现双向贯通……这些节点的完成,是项目部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的结果,更是建设者艰苦奋斗、大干快干,以实干筑品牌、以奋斗谱新章的具体展示。万飞表示,巴南至彭水段1标梁场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将持续聚焦生产一线,再鼓干劲、再强举措,抢抓施工“黄金期”,为项目生产建设再提速,聚众人之力全面攻坚冲刺,确保按时完成本年度建设任务和通车目标。